3月初的时候去湖州看了一个中国作者漫画特展,在展览中一饱眼福地看到了很多国内的内容创作者的作品。本期想和大家分享两本不错的漫画合辑,收录的作品都是来自国内的年轻创作者。虽然特展已经结束,但希望大家也能通过这些漫画合辑看到商业漫画之外更开放多元的可能性。
私人体验:SC漫画特辑
2010年的安古兰漫画节上,来自中国的独立漫画合集《SC》获得了“另类漫画”奖项,今天分享的这本《私人体验》就是在当年获奖的《SC》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成的特辑。
大部分人接触到的漫画都是商业漫画,比如热血漫、少女漫、超英漫、运动漫等,而这本书所收录的漫画可以被称之为“独立漫画”,即创作者们的作品不是为了迎合商业市场、讨好读者,而是更为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书收录的20来位作者大部分都不是职业漫画家,有建筑师、程序员、音乐DJ、插画师等等,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风格和主流漫画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并不都专注于叙事,氛围、思考、视觉探索等都可能是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我虽然翻看了好几遍,但其实有些作品还是感觉很难理解或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我比较有共鸣的作品。
《发新设》温凌
编者把这个故事作为全书的序章,很鲜明地表达了这本特辑的风格定位,等我看完书中的其他漫画后更能感觉到这一点。
故事中一个长发青年走进发廊,要求理发师剃一个“怪发型”,为的是“这样可以时刻提醒我保持独立性,不要被主流价值观同化掉”。理发师给他理了一个“难看”的“地中海”发型,并表示剃成这样就不要钱了。
温凌的作品不是传统认知里的好看的画风,简单杂乱的线稿,他似乎就像是作品里的那个青年,用自己具有辨识度的风格跳脱出主流审美,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夕阳里的章鱼》《第二年的雪天》石榴
很早之前就看过石榴的《散步手册》,这里选的两篇也都是选自这本书,基本上是她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系列以散步为主题的短篇漫画。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及经历缓缓道来。比如和陌生人一起在公园的大章鱼前欣赏夕阳;来日本的第二次下雪,在雪中散步想着自己去年的心境;在公园里看到浪漫的天鹅船,想着下次和朋友一起坐坐;晚上看到便利店总想进去转转,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亮光吸引的飞蛾……
喜欢石榴作品里的这种淡淡的氛围,好像自己也随着她的脚步走过了那些角落,感受着这种的心境。看她的作品让我想到谷口治郎的《散步去》,也是我很喜欢的一本漫画。
我从家到工作的地方需要走路和搭电车。有时候也会中途下车绕点儿路回家。这种时候我什么都不会去想,把工作以及烦恼的事情全部都忘掉。像这样走在时间的空隙中,对我来说是唯一能得到精神解放和放松的宝贵时间。(谷口治郎)
《手术》HELLOZOO阿中
很有想象力的一个作品,作者描绘了自己一次半麻手术的经历,不禁让我想起自己之前拔智齿的感受。
作者对自己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奇思妙想的刻画让我觉得很有趣。术前,被人推进手术室,作者感觉自己像是在游乐园里玩漂流;术中,被打了麻药后迷迷糊糊的,对医生的操作产生了各种胡思乱想,比如电焊、推箱子游戏、穿鞋带等等;术后,则进入了幻觉时间,好像看到了满屋的卡通角色来为自己庆祝。
《泥》甘木
这是我看了几遍后更加喜欢的一个作品。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是很难相通的,我们可以对他人表示友善,但很难真正理解他人的痛苦。故事里的乐观者向挣扎出来的人问好,敞开美好的内心世界,却无法理解对方是费了多大力气才从泥潭里挣扎出来的;他把对方推回了泥潭,仍在说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对方似乎又要被泥潭所吞没了。挣扎的人走进了乐观者的内心世界,被其中的美好所吸引,似乎一切真的都会好起来,但最终还是失败而回,或许有些痛苦和挣扎是无法靠他人来疗愈的,很多时候还是只能靠自己真正地走出泥潭。
《再见孩子》阿涩
这是一篇为纪念512汶川地震而创作的作品,绘画风格非常贴合主题的表达,作品里所散发出来的悲伤和绝望,不禁让人想起当时在新闻里看到相关报道时的感受。
漫画记录了两个真实故事:一个母亲看到太多地震后的尸体后崩溃大哭,喊着不要再找儿子的尸体了;一个父亲默默地挖了两天三夜后终于找到了儿子变形的尸体,他把儿子抬上了运尸体的车子,突然大叫一声,声音穿云裂石般。故事本身没有太多需要解读的,作者用铅笔画的风格呈现的黑白画面让人感觉到了强烈的情感流动。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王xx
这篇是同名的格林童话的魔改,看过原故事的朋友看这篇就能发现这篇漫画里的编辑部的故事与原文本之间形成的有趣的人物对照。主编对应国王、小美男友对应磨坊主女儿、杂志转让对应国王娶妻、版权和版税对应承诺要送出的第一个孩子,原文里的小矮人最后被猜出了名字气得把自己撕成了两半,而这里被猜出名字(no name)的小矮人则是变成了主角笔下的漫画封面。
这篇的叙事结构也非常巧妙,像是在看“漫中漫”。故事的主体部分其实并不是真实发生的的事情,而是小美男友所绘制的作品,而我们在看的这篇漫画的名字正是故事中的小美男友所绘制的作品的名字。
延伸阅读:
- 陶朗歌 | 漫画之外的漫画
- 温凌 | 54boy
- 石榴 | 散步手册
- 谷口治郎 | 散步去
- 甘木 | murmur
- 王xx | 好好休息才是正经事啊
- 格林童话 |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
漫编选·九故事
九个国内青年漫画创作者的短篇构成了这本集子,九个不同的故事,九种不同的情绪。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比较喜欢的这三篇。
《婚礼》杰尼丸子
这篇漫画记录的是作者第一次参加同龄人婚礼的经过。
高中毕业十多年,在婚礼现场碰到昔日同窗,有一种恍若隔世的疏离感,大家在席间聊着老同学重逢的话题,“我”还是只和高中时的熟人说话。婚礼仪式中,“我”莫名其妙地留下了眼泪,不知道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看着同龄的大多数人都已结婚的微妙焦虑。
喜欢漫画里的这一页,作者说自己对结婚的理解的变化。小时候的想象是「一男一女跳着交谊舞举着胳膊不停转圈」,长大了一些后就奇怪的变成了「一男一女夹着屁生活在一起」;看到这里真的让我忍俊不禁。
《洋葱》肆贰
有一天,”我“注意到一件事,所有人都把”我“当成了别人,而且他们口中的”我“都不是同一个人。”我“想知道我到底是谁,但找不到任何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我“找到自己记得的最好的朋友,希望他能告诉“我”答案,可听到最后发现他说的也是另一个人。最终“我”逃到了森林中,在这里「我是谁」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我到底是谁呢? 画中人一遍遍自我拷问着,同时也在他人的声音中迷茫着。我们生活在一个个外在价值判断所构成的世界,就像一片一片所组成的洋葱,失去了对自我的归属感,作者对此的办法是逃离。
小时候剥洋葱以为最后有洋葱核,但总找不到,便以为核在某一片被剥开的洋葱里,很久以后才知道洋葱不会长出果核。我们平时吃的是它的根茎。被剥完的洋葱想埋回土里重新长出根茎已是不可能了。
《周刊恶魔》乐活
很漫画家日常的一篇作品,表现了一个职业漫画家遭遇的困境。故事设定在恶魔的世界,一个被约稿的漫画家画的短篇被编辑说“要有趣”所绑架而变得无聊。于是他去书店寻找灵感,发现那些脱离常识的发展确实很有趣,比如很火的穿越、修魔之类的故事。晚上他躺在床上想着自己不适合画漫画,突然有个人穿越了出来,说漫画家是异世界的怪物。
“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送的夜宵,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温暖。果然,只要还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我想,创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他把这个画成了短篇「漫画家的日常」果然通过了,但最后还是没能刊登出来。什么是真正的趣味性呢?漫画的末尾给了我们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答案,恶魔漫画家的无奈与豁达的情绪也让创作者蛮有共鸣的。